开启正好版“春天故事”
担纲总经理助理兼前处理车间主任要职的刘畅,算是正好制药的新生代,她1998年从原怀化卫校即今湖南医药学院药学专业毕业,旋即投身正好,彼时法律意义上的后者刚刚成立。刘畅的丈夫也在正好,“98年时老公搞质量管理,工资600元,我一进厂就拿到1200元,2012年在德天未接管正好时,他工资是1280元,我的是1680元。”她说,“如今老公是车间副主任,工资2780元,我有3480元,每月还拿2000元车补。”在梳理自己与正好至今18年的缘分时她自称见证不少感触良多,特别是德天集团大力践行的“三德天”战略理念令她耳目一新。首先是“人才做大德天”,她说“颜主席非常重视人才,我们这些学专业、搞专业的,他都舍得花本钱送出去学习培训,我自己已经外出学习了不下十次,感觉进步很快”。刘畅说相关费用全由公司买单,“长沙、武汉、重庆、北京,每次都是公司组织,全程买单”,公司科技中心人才队伍更是技术含量高、动手能力强的宝贝疙瘩,外出学习精进家常便饭,目的地更其高大上,动辄就是国家药监局、国家药典委,外派到省里学习,更像走亲戚。“我们公司不光重视走出去,也重视请进来,各地专家、学者,经常来给我们讲课”,就在6月份,省药监局搞了个GMP专业培训,包括刘畅本人在内,公司一共选拔了9人团队东进星城,学成归来。
“管理做优德天”是“三德天”的第二项核心内容。“德天进驻前,我们都知道它是搞房地产的,怎么能做好药厂呢?当时很多人都有这种疑虑。”刘畅笑言,有人由此突发奇想,觉得德天“乘虚而入”,觊觎的是正好那块黄金地皮,用做房地产开发再好不过,但“如今两年过去,公司的经营表现说明这种担心纯粹多余”。她说德天集团注重以儒家思想贯穿企业管理全程,它与现代企业规范、职业经理人制度高度融合,并行不悖,说明德天涵养着积淀深厚、张力巨大、魅力无穷的自主企业文化和管理文化。“集团决策层言行一致、说到做到,让人特别信服。”2014年,桂林建筑公司圆满完成销售任务,集团领导当即按照目标责任状兑现,兑奖现场钞票一摞一摞,堆得小山一样高,煞是勾人眼球,经媒体披露,坊间一时震撼,引为美谈,“没有实力、不讲诚信的企业,肯定做不到!”
“三德天”中的第三“天”,被归纳为“创新做久德天”,正好制药上上下下,都知道这是“德天少帅”颜家伟的思想圭臬。“今年房地产不景气,房企赚钱不易,尽管如此,集团仍然做出决策,把药厂的金刚藤丸生产线全部予以现代化改造,升级为自动生产线,片剂则改为自动包装线,为此投入几百万。”刘畅说颜家伟亲历亲为,全国各地按图索骥,一路考察过去,回到公司立马召集高层务虚会,当即定谳,正在筹备安排相关中层管理人员团队前往天津、甘肃天水等地设备供应商处考察试机,“这样的工作效率绝对是高。”据悉正好药厂的不少设备购置于上世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