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泽杏林有晴天
——湖南德天集团倾力打造正好制药纪实
亮眼的“正好蝶变”
微利经济时代,宏观经济形势仍不尽明朗,让人不由关切“怀化制造”的近况。最近,来自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的消息,却能让人提提神,走走心,亮亮眼:1-6月,正好公司完成各种药品产量同比增长120%,销售同比增长117%;预计今年全年产量增长150%,销售增长120%,上缴税收过千万元。尤其令人养眼养心的是,德天集团入主正好迄今三年多,经营业绩保持每年翻番态势。
“目前,正好已在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广东、安徽、浙江、山东、上海等省布有营销网络,已在全国20多个省开展业务。”德天集团董事局主席、正好制药董事长颜家伟介绍,正好全员人均年收入已从收购前1.8万元增加到目前3.8万元/年,大家对企业的归宿感、荣誉感也大幅强化。以“内抓管理降成本、外拓市场增效益、科研先行立保障、诚信经营树形象”为指针的经营思路,正亦步亦趋平稳着陆,浓缩成“正好蝶变”的主题写真。
正好制药被收购前已然举步维艰,员工待遇偏低、思想情绪波动很大,经常上访闹事。为对症下药,德天集团多次召开座谈会,了解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,设法逐个解决。管理层设法让大家领悟集团独特的企业文化,感受内部良好的环境氛围,逐渐接受和适应从“我是打工仔”到“我是企业主人”的理念转变。公司从抓制度建设、抓队伍建设入手,完善各项规章制度,使科学管理有章可循;加强人才内培外引,不断壮大管理及科研队伍;建立有效激励机制,鼓励员工创新工作、快乐工作,激活企业内生动力,不断提高全员工资福利水平,2013年以来,全员工资每年涨幅保持在30%以上。接管当年,公司就解决了各种遗留问题,还清了全部银行贷款和所有应付款项,计1.04亿多元,随即轻装上阵,狠抓生产经营,实现经营收益超常规递进。
2013年3月20日,德天集团正式成为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的新东家,那场一度风生水起、云诡波谲的并购大戏至此尘埃落定。截至目前,德天集团不仅有效疏通了确保正好制药良性发展的绿色通道,还顺利通过了九大剂型GMP认证,为“正好蝶变”舒张了强大后劲。“医药行业前景广阔,值得花大本钱投入。”颜家伟表示,正好制药已经坐拥片剂、颗粒剂、丸剂、外用剂等9大剂型108个药品批准文号,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产品线,拥有 “玉清”、“正好”等24件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,销售形势喜人。正好制药主要原材料系道地药材,产地主要分布于省内怀化、衡阳、永州,以及贵州铜仁、黔东南和江西等地,其中仅广东紫珠和金刚藤2味中药材,去年用量就分别达到1千吨以上,广大药农直接受益1500多万元。以后的日子里,全流通的正好产业链,能够造富更多人群。
供给创造需求,创新引领发展。颜家伟介绍,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·德鲁克认为,企业只有两项基本职能,那就是创新和营销。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创新,还包括很多方面,如管理创新,文化创新,制度创新,营销创新等等,“创新也是正好制药乃至德天集团,一如既往并将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核心”。他透露,以不断创新为引领,公司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,努力实现“百千万”的营销目标,即3年内使产品线进入百个城市、千家医院、万家药店以上,3年内实现产值过5亿元,5年内实现产值过10亿元,使“正好制造”成为武陵山片区生产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民族特色浓厚的现代中药制药企业。“我们已经启动股改工作,争取三至五年内成功上市” 。
德天带来大晴天
沅陵人邓忠1971年出生,正好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科技中心办公室主任,1993年进原怀化地区制药厂(正好制药前身)工作,历经车间员工、厂办职员、销售业务员,以及生产、采购、仓储、市场等多部门岗位打磨锤炼,今年3月由供应部部长调任现职。
作为正好“基本盘”中的老员工之一,邓忠说自己进厂以来基本上没动过,一直陪伴在正好身边,“正好走到今天,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。”他说1969年,正好制药成立于安江,1989年即弱冠之年搬迁到怀化。计划经济时代,主要仰仗天麻酒、六味地黄丸两大当家花旦,正好制药横扫周边市场,没心没肺地红火了一把,天麻酒在省内市场被疯抢,厂区经常车水马龙,提货商家络绎不绝,职工们的待遇比机关干部还好,不仅工资高,逢年过节还发天麻酒当福利,让你“滋阴壮阳精神好”,那时能进药厂工作,即便不是你拜赐于祖上阴德而积福,也算是烧了高香。
真是“其兴也勃,其亡也忽”。好光景跑冒滴漏,在康庄大道上裸奔了不过两三年,便戛然而止。邓忠回忆说,时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际,主要囿于管理层思想僵化理念落后,在经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,依然故步自封坐井观天,凡事惯于“找市长不找市场”,经营颓势崭露峥嵘。阴霾丛生、心事浩茫的日子不堪回首。1995年底,药厂败象凸显,连税都交不起,资金链先是绷得很紧,一年后断裂,由于管理混乱,不少业务人员将销售收入截留挪用,不予上交,厂里连续几个月不能支薪的情况几成家常便饭。职工们人心浮动诚惶诚恐,不断有人离职离岗自谋生路,去中心市场摆地摊,或者南下广东打工。迫于生计,邓忠暂别厂区,起初为中国人寿卖了三个多月保险,之后加入安利直销大军。“当时我的工作岗位在厂办,领导刚开始要我每天开大门,多少制造一些人气假象。后来实在没有什么人上班了,也没客户来进货了,大门索性就不开了,我也跟大家一样各奔前程,但一直没有脱离药厂。”群龙无首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97年初春,即正好启动清产核资程序。
改制成为刺激正好制药回光返照的一剂“狗血蛋白”。起初,厂里主动适应经济体制转轨变异,积极引进现代企业制度,呈现出一派凤凰涅槃、起死回生的经营气象,职工们陆续返厂上班,普遍有一种噩梦方醒,从泥潭里拔腿而出的感觉。企业渐渐供销两旺,业绩蒸蒸日上,市内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们,开始挖空心思踏进药厂门槛,不少人不惜因此找关系走后门,连一批堪称精英的MBA也从长沙等地一股脑儿投奔而来,众多营销高手更是闻香识味,扎堆荟萃于怀化市区学院岭。因为实行计件工资,工人们的薪资普遍达到管理人员的1-3倍,上千元是常事,年终奖少不了2000元-6000元,而当时“吃皇粮的”工资多不过三四百元。好景不长,2001年,经营导向失误加上管理层严重分歧,引爆资不抵债“地雷”,又把药厂推向要死不活的尴尬境地,直到2013年德天出手,为其撑开朗朗晴空一片天时为止。
接下来的事实证明,德天入主正好,才是迄今为止后者所能享受到的最佳待遇。“被德天收购时,我还在物料管理岗位上工作,工资2500元,收购后涨到3480元,现在拿到4500元。”邓忠坦言,“公司2013年5月就开始给管理人员发放车补,标准从1000元到5000元不等,我有2000元车补。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他认为这是集团管理层重视管理、重视人才,真心实意想把正好制药做大做强的表现,“德天已经作出战略性决策,要把医药产业定为主业来做,昭示着集团公司业务转型的清晰无误的轨迹。从房产为主到实业为主,说明德天管理层有眼光,有魄力,有能力。”他说如今的正好制药,效益稳步提升,员工军心稳定,与收购前人心思变、人心思走的混乱局面形成鲜明对比。
开启正好版“春天故事”
担纲总经理助理兼前处理车间主任要职的刘畅,算是正好制药的新生代,她1998年从原怀化卫校即今湖南医药学院药学专业毕业,旋即投身正好,彼时法律意义上的后者刚刚成立。刘畅的丈夫也在正好,“98年时老公搞质量管理,工资600元,我一进厂就拿到1200元,2012年在德天未接管正好时,他工资是1280元,我的是1680元。”她说,“如今老公是车间副主任,工资2780元,我有3480元,每月还拿2000元车补。”在梳理自己与正好至今18年的缘分时她自称见证不少感触良多,特别是德天集团大力践行的“三德天”战略理念令她耳目一新。首先是“人才做大德天”,她说“颜主席非常重视人才,我们这些学专业、搞专业的,他都舍得花本钱送出去学习培训,我自己已经外出学习了不下十次,感觉进步很快”。刘畅说相关费用全由公司买单,“长沙、武汉、重庆、北京,每次都是公司组织,全程买单”,公司科技中心人才队伍更是技术含量高、动手能力强的宝贝疙瘩,外出学习精进家常便饭,目的地更其高大上,动辄就是国家药监局、国家药典委,外派到省里学习,更像走亲戚。“我们公司不光重视走出去,也重视请进来,各地专家、学者,经常来给我们讲课”,就在6月份,省药监局搞了个GMP专业培训,包括刘畅本人在内,公司一共选拔了9人团队东进星城,学成归来。
“管理做优德天”是“三德天”的第二项核心内容。“德天进驻前,我们都知道它是搞房地产的,怎么能做好药厂呢?当时很多人都有这种疑虑。”刘畅笑言,有人由此突发奇想,觉得德天“乘虚而入”,觊觎的是正好那块黄金地皮,用做房地产开发再好不过,但“如今两年过去,公司的经营表现说明这种担心纯粹多余”。她说德天集团注重以儒家思想贯穿企业管理全程,它与现代企业规范、职业经理人制度高度融合,并行不悖,说明德天涵养着积淀深厚、张力巨大、魅力无穷的自主企业文化和管理文化。“集团决策层言行一致、说到做到,让人特别信服。”2014年,桂林建筑公司圆满完成销售任务,集团领导当即按照目标责任状兑现,兑奖现场钞票一摞一摞,堆得小山一样高,煞是勾人眼球,经媒体披露,坊间一时震撼,引为美谈,“没有实力、不讲诚信的企业,肯定做不到!”
“三德天”中的第三“天”,被归纳为“创新做久德天”,正好制药上上下下,都知道这是“德天少帅”颜家伟的思想圭臬。“今年房地产不景气,房企赚钱不易,尽管如此,集团仍然做出决策,把药厂的金刚藤丸生产线全部予以现代化改造,升级为自动生产线,片剂则改为自动包装线,为此投入几百万。”刘畅说颜家伟亲历亲为,全国各地按图索骥,一路考察过去,回到公司立马召集高层务虚会,当即定谳,正在筹备安排相关中层管理人员团队前往天津、甘肃天水等地设备供应商处考察试机,“这样的工作效率绝对是高。”据悉正好药厂的不少设备购置于上世纪70年代,早已老牛破车不堪重负,而如此大手笔引进设备技术,注重生产经营创新革新,在正好历史上从未有过,“这一点,只有德天做得到!”这个坚实硬件平台,足以承载“百年德天”的宏大蓝图。
“三德天”有如三昧真火,强力激活了正好制药的一潭死水,活生生烧出红彤彤一片天。“如今回头思辨,当初不少员工误读德天收购正好,是准备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的想法,实在可笑又短视。”刘畅爽朗笑笑,说下大功夫、花大本钱做大做强医药产业,才是德天追求的目标。“三德天”“入药入味”,正好制药由此当仁不让,坐拥区域优势产业龙头地位,无人能撼动。也许是有感而发,德天集团为庆祝成立38周年,筹划了一个演讲活动,刘畅积极报名参赛,将演讲题目定为《德天为正好开启“春天故事”》。她执拗而深情地表示,这个标题是自己精心考虑过的,“只有这个标题才能表达我对公司无比感激、无比眷恋之情,才能让我有机会讲述德天收购正好后,乾坤如何倒转、景象如何巨变的美好故事。”她的演讲,最终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,抑扬顿挫、朗朗上口间,流淌着正好版“春天故事”的星转斗移至高致远,无数感慨与期待夹杂其间,伺机氤氲,发散,飞扬……
“德天少帅”胸有丘壑
诺丁汉是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贸易集散地。此地历史积淀悠久深厚,全世界人民耳熟能详的绿林好汉罗宾汉的故事,就发生在这里。作为英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,著名药品连锁店博姿的发祥地,就在诺丁汉。
诺丁汉还是一所老牌世界名校的大本营。诺丁汉大学建于1881年,全球百强名校,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成员,M5大学联盟创始成员之一,以其出色的教学质量素享国际声誉,曾获英国“女王企业奖”和“女王高等教育年度奖”。2003年,高中毕业的颜家伟负笈西洋,先在英国剑桥英孚学院读预科,毕业后他考上了诺丁汉大学,专攻人力资源管理。他学习实习两不误,因此亲身感受并领悟到西方世界的商业环境、运营方式,练就了沉稳、扎实的行事风格。“国外企业家们富有合约意识、法律意识、公平竞争意识,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。”颜家伟回忆往事感触颇深,2007年7月,学成归国,虽然熟悉西方国家法律、法规,行业行规,市场情况,但回国必须了解本国国情、办事程序,于是当年到广西自治区招商促进局实习一年,2008年下半年进入桂林德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基层工作一年,2009年回总部担任德天集团总裁,由于少年老成行事果敢,很快赢得“德天少帅”美名。
颜家伟在悉心梳理德天发展历程时敏锐地察觉到,出道以来一味固守深耕多年的房地产业不放,已使集团患上某种程度的单一产业依赖综合征,这表明集团迟早会遭遇资源紧缺瓶颈,于是他大刀阔斧,一手抓房地产项目开发,一手抓侗文化长廊、侗族钟鼓楼、侗族风雨桥、万人合拢宴,以及《扦担尖尖夸打夸》、《咯罗打打》等品牌文化旅游节(项)目运作,两手并重“软硬兼施”,为集团后续发展植入了多元化战略基因。2013年3月20日,由他主导,集团斥资近2个亿,整体收购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100%的股权,成为前者无可争辩的新东家。“德天少帅”洞若观火:历经近20年几乎无节制的膨胀,房地产业颓势渐显,“鞭梢理论”面目狰狞,相比之下,医药产业却是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,值得深度介入。如今三年磨合期既过,正好经营业绩夸父逐日、拾级而上,已然坐拥国家GMP认证的品种108个,其中“金刚藤糖浆”、“金刚藤丸”、“抗宫炎片”等,分别拥有第一个侗民族药、国家重点新品牌、国家中药保护品种、高新技术产品、湖南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,市场前景广阔。
入主医药行业,折射出颜氏家族两代掌门人彼此心照不宣的灵感默契。1978年8月,邵东青年颜坚生高中毕业,回到大兴堂随父亲行医炮药,1983年搬迁至邵东廉桥,1989年,趁怀化入列“全国山区改革实验区”笼子东风,他毅然西迁鹤城,更名“兴隆药材站”,与人联手开发怀化商城、宝庆商贸城、宝庆成衣百货批发市场,十数年过去,1998年8月18日更名宝庆集团,2003年宝庆集团更名为德天集团,不仅在怀化,也在广西部分地区攻城拔寨,所向披靡,中科院院士、全国政协常委叶大年调研怀化期间,触景生情有感而发,总结出个“德天现象”,引得全国不少省市齐刷刷“向西看”。人到中年、功成名就的颜坚生回眸往事,感觉当初为了生存,肩挑手提,走南闯北。接着为了寻求更好地发展平台,几次搬迁,中期为了快速做大、做强,实行多行业经营,一门心思血拼钢筋混凝土丛林,虽斩获颇丰,但终归放弃了心中杏林济民、实业报国的理想,2009年因身体欠佳,实在情非所愿,比及愿景有条件变现,自己却已心力有所不济。父亲的这番心思,早被颜家伟尽收眼底,他在择机而动。契合点最终在2013年爆发。
“德天少帅”大开大合,令父辈心愿完美软着陆,不单体现个“孝”字,也不全是对某种实体经济理想的“反哺”滥觞,甚至某种情感宣泄,它标示着德天集团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的恢弘落地,同时折射出颜家伟异于常人的敏锐商业头脑。换而言之,收购正好制药之举,正是对颜家伟作为颜氏家族优秀“创二代”的精妙点评。事实上,德天集团发展至今38年,“顺势而谋,创新求变”经营理念贯穿始终,“创一代”颜坚生做到了,所以成功了;“创二代”颜家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因而注定会成功,注定要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快、更远、更好。
盘活资产、产业转型,表明德天企业“七五”计划圆满收官,接下来要看其“八五”计划如何纲举目张。“我们将以生物制药为主业,领军区域房地产开发,使工程建筑、物业管理、文化旅游、商贸物流等辅业齐头并进,造就并不断完善自主产业链。”颜家伟如数家珍,“今后五年,集团还将高标准规划好现德天国际家具城、日月湖度假区、正好制药原老厂区、新厂区建设,建设好千亩以上药材种植基地,完成正好股改,恢复正好中药饮片加工厂,而跻身湖南制药十强,更是“正好蝶变”的下一场压轴戏。颜家伟誓言坚守“德行常理,天道酬勤”创业理念,作为新晋的“医药强人”,他说“地产支撑了德天二十年的快速发展,医药要支撑德天逾百年发展蓝图”。
德泽杏林有晴天,专向风景深处行。让梦想照进现实,让德天还原正好,颜家伟已经这样说,正在这样做。他表示,健康产业正成全民消费热点,怀化可趁势而上,将药企、科研院所、市场终端,整合成一条龙,最终打造成集中药城、健康城、养生城、工业旅游城于一体的产业链条,“我们愿做开拓者”。人们有理由期待,德天传奇将传唱百年,杏林晴天将大放光明,“正好蝶变”将永不落幕……(原载2016年9月13日《怀化日报》)